数学学院研究生会工作总结

数学学院研究生会工作总结

20xx年度数学学院研究生会工作总结

在数学学院党委、各位老师的关心和同学的积极参与下,通过研究生会换届选举、机构设臵以及人员配臵等工作,数学学院第六届研究生会于20xx年x月x日正式成立。数学学院研究生会由学院党委监管,配合校研究生会、学校及学院开展工作。通过历届院研究生会成员的努力和经验积累,现在院研究生会的各项工作开展得井然有序,各种规章制度也不断得到完善。现从文化提炼、制度建设、组织建设、信息平台建设、活动开展以及经验总结五个方面来加以总结。

一、文化提炼

宗旨: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服务。

目标: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而开创研会工作新局面。

理念:服务、学习、管理。

作风:踏实做人 理性做事 团结奋进 求实创新。

会徽:

二、制度建设

为了切合实际,调动所有成员的积极性,保证院研究生会的高效运作,在总结前一年工作的情况下,经过认真总结,制定出了《数学

学院研究生会暂行管理办法 》,《合肥工业大学数学学院研究生会干部考核制度》明确规定了机构与人员设臵 、各职能部门工作布臵、主要活动安排、工作制度、例会制度、监督投诉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问责制度、档案制度、奖惩实施办法等内容。

三、组织建设

1、精简职能部门,提高办事效率。根据实际需要,我院研究生会下设主席团及宣传部、科技部、文体部三个部门以及Matlab协会、爱馨社。这样旨在通过精简部门,明确各施其职,方便成员管理,提高办事效率。同时,又能更好地团结协作,以办好各种活动。

2、在工作中提升自我,在研讨中完善制度。由于数学学院成立时间不长,院研究生会也是一个新生儿,各方面的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甚至有些还是空白,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将继续坚持召开例会,总结工作经验,同时集思广益,做好各项规章制度的完善工作,使我院研会更加规范有序地运作。

3、务实第一,能力第二。这是院研究生会招募成员的原则,也是保证研究生会能否正常运转的一个重要前提。

4、奖惩有度,赏罚分明。灵活制定院研究生会奖惩办法,旨在激励研究生会所有成员积极地做好各项工作,更好地为同学服务。

四、信息平台建设

第六届院研究生会成立后,及时统计、整理研会同学信息,建立院研会QQ群、飞信群以及公共邮箱,及时发布通知,确保院内同学能及时了解到相关信息,便于相关活动的开展。今年的创新是在校研

会的指导下建立了属于我院研究生的QQ微博,并关注了校研会微博及其他兄弟院校的微博,通过微博发布本院活动通知并加强了同校研会以及兄弟院校的联系。

五、20xx年度活动开展

1、20xx年x月x日,组织我院同学参加第一期“学术人生”系列访谈。

2、20xx年x月x日到16日,我院研究生会带领同学参加第八届“移动杯”阳光体育节。

3、20xx年x月x日,经过前期的换届选举、人员招募、制度完善等工作,我院第六届研究生会正式成立。

4、20xx年x月x日,在数学学院教室举办研会新老届经验交流会,会议中对未来工作做了展望。

5、20xx年x月x日,我院召开例会,同意根据实际情况引入文体部副部长一名、宣传部副部长一名。

6、20xx年x月,组织和承办研究生“斛兵论坛”学术报告会,邀请了学术标兵刘卫做报告。

7、20xx年x月x日,我院研会在逸夫楼数学学院教室举办MATLAB交流会。

8、20xx年x月x日,邀请图书馆采编、信息咨询党支部张仁琼老师做报告——“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及服务”。

9、20xx年x月x日,组织我院同学参加第二期“学术人生”

系列访谈。

10、20xx年x月x日至4日,组织我院研会成员,并发动其他同学共同迎接新生入学。

11、20xx年x月x日,经前期宣传,我院研会在数学学院教室举办第六届研会招新活动。

12、20xx年x月x日,在逸夫楼1107组织数学学院20xx级开学典礼。

13、20xx年x月x日,举办我院迎新篮球友谊赛。

14、20xx年x月中旬,组织我院研究生参加20xx“中国移动”杯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篮球赛。

15、20xx年x月初,邀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利刚老师做报告-----计算机图形学。

16、20xx年x月x日,在逸夫楼1107举办我院学术交流年会。共分为两个会场:第一会场(上午),年会邀请了我院老师曹丽、李福林、许莹、赵立璐作报告,第二会场(下午),年会邀请了学术突出的我院学术代表刘卫、刘静静等作报告。

17、20xx年x月x日,在逸夫楼数学学院教室召开内部会议,讨论——学习十八大精神,争做优秀研究生。

六、经验总结

1、由宣传部负责每次活动的拍照、新闻通讯稿的撰写和上传,,及时发布活动通知,整理每次活动的策划资料,定期总结一段时间内

的主要工作,保证了资料的完整性,也为下一届院研究生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2、经各个部门策划每次活动,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在各部门分工明确,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又积极协助其他部门完成研会的各项工作,彰显研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在招募新成员时坚持以务实第一,能力第二为原则。结果证明是可行的,有效地杜绝了在院研究生会中出现一些只说大话、不干实事的人,保证了所有成员能主动地团结协作,使院研究生会的各项工作都得以顺利完成。

4、及时发现学生所需,然后策划活动方案,经院领导审核通过后实施活动方案。

七、结束语

总结过去一年,我们成功举办了一些活动,数学学院研究生会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认可。但由于数学学院研究生会还不是很成熟,还在不断摸索和完善自身的发展模式和研会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工作中难免存在不足和缺陷,这也促使我们不断努力去改进和完善,使研会更好的为同学、老师服务。

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我们会加强与各兄弟学院研究生会之间的交流互动,以使我院研会更快的成长;也会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的过程中加强自我建设,为学校、学院及广大师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的步伐始终在向前迈进,相信经过一届届研会成员的不懈努力,数学学院研究生会会取得更好的明天。

数学学院研究生会 20xx年x月x日


第二篇:数学学院研究生会活动总结


数学学院20xx年下半年活动总结

为了丰富学生的研究生活,同时提高同学们的创新能。通过举行一系列活动,提高我院研究生各方面能力,互相交流,丰富研究生的知识储备,拓宽研究生的视野,激发研究生的热情,使同学们素质得到提升、开阔了视野、能够学以致用。

通过举行的各项活动,在学习、科研、实践、社会活动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在学习和科研方面,端正学风,同学们积极进取,积极参加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并在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我院在11月份开展了学术科研活动,配合学校和学院开展研究生导师论坛的分论坛活动,同时班级也举办了“学术交流活动”,给同学们建立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大家通过这个活动增加了彼此的了解,开阔了自己对其他领域研究方向的了解,促进了学生对以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在生活方面,研究生会倡导进行了一次寝室安全及卫生检查,在查寝室的同时注意违规电器的检查,将寝室安全防范于未然。对于优秀的寝室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较差的寝室呼吁他们向好的寝室学习。

在社会实践活动方面,增强同学集体观念,集体凝聚,及团结互助。11级班级组织了见面活动,提供给同学们相互熟悉的机会,此后组织了多次交流活动,如新生篮球赛,院与院交叉篮球赛,集体观看天府蜀韵,既愉悦了身心,又加强了交流和学习,增进了同学之间

的凝聚力。

回顾这半学期研究会及班级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在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我院研究生人数少,同学之间在一起上课的时间也比较少,加之属于不同的导师,在集体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何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应当成为今后研究生会、班级工作着重考虑的问题。因此在今后活动开展过程中,应当充分听取同学们的意见,争取调动最广泛同学的积极性,组织一系列有意义、有成效的优质活动,进一步增强班级凝聚力,取得班级工作更大的进步。

总之,在这个学期我院贯彻了学校的思想和方针,认真按照学校研究生会的要求,积极配合学校、学院,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和工作。在接下来的一个学期,我们将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争取在新的学期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数学学院研究生会

20xx.11.26


第三篇:研究生培养工作总结


抓内涵促发展 大力提高我校学科与研究生教育水平

——研究生部、研工部20**年工作总结

20**年,研究生部、研工部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在机关各部门、各学院的支持与配合下,紧紧围绕学校“十二五”改革与发展规划,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培养质量为根本目标,大力加强学科和人才培养内涵建设,稳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深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优化研究生成长成才环境,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学科建设新成果不断涌现,内涵建设不断深化

获“十二五”省高校重中之重一级学科、重中之重学科、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各1个,省重点学科11个,数量位于全省前列。

1.学科平台建设有了重大突破,学科层次和水平再上新台阶。为了实现学科的新一轮科学发展,一年来学校注重学科内涵建设,统筹规划,积极组织“十二五”省各级重点学科的申报工作,“纺织科学与工程”获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生物学”获省重中之重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正在评选中);“应用经济学”获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企业管理、设计学、应用数学、凝聚态物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植物学、流体机械及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材料学、岩土工程等11个学科获省高校重点学科,为“十二五”我校实现新一轮学科交叉、寻找新的生长点、学科建设再上新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2.多渠道争取支持,学科建设条件得到加强。在省重中之重学科、重点学科建设经费资助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经费渠道,“服装与产品创新设计平台建设”获2013年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流体机械及工程”和“心理学学科建设”项目获2013年资金支持,经费总额405万元,进一步夯实了我校学科建设的基础。

3.加强评估,规范管理,学科建设的基础得到夯实。对学校各类学科建设项目实施科学管理,我校“区域经济学”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应用化学与生态染整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省重中之重学科顺利通过省教育厅的验收。对“材料学学科二期—功能性纤维实验室”、“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纺织服装计算机视觉检测实验室”2个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物联网研究基地建设”、“美学-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涉海材料与纤维交叉学科建设”3个浙江省提升地方高校办学水平专项资金建设项目进行了检查。同时,积极组织18个学科参加教育部学位中心的第三轮学科评估,正在进行中。

4.严格导师遴选条件,提高并扩大导师队伍的质与量。今年进行了新一轮的导师遴选,新增博士生指导教师11人,学术型硕士生指导教师122人,专业学位硕士生指导教师75人,进一步扩大了我校研究生导师队伍,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开展导师招生资格审核工作,实现职岗分离,确认498人具有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实行导师岗位制,进一步强化导师负责制。对新增指导教师开展上岗培训,明确导师在研究生的学习指导、思想教育、生活指导等方面的责任,明确培养程序,强化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进一步增强研究生导师责任意识。

三、招生制度改革持续推进,招生规模继续突破

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实施优质生源工程,推进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本年度共招收各类研究生达1006人,招生规模继续突破。招生工作安全有序,全程零纰漏、零投诉。

5.招生规模继续突破。在学校领导的积极努力下,积极争取研究生招生指标,招收规模继续突破。今年招收博士研究生招生24人(较去年增长9%,全国平均增长3%);学术型硕士研究生617人(与去年基本持平,全国平均下降5%);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334人(较去年增长75%);非全日制工程硕士20人,研究生课程进修班3人,留学生8人。今年各类研究生总人数1006人,其中学历教育研究生人数较上年度增长13%,招生人数和增长幅度均位于全省前列。

6.实施优质生源工程。学校将“985”、“211”重点高校生源录取率作为学院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积极与浙江大学、东南大学、东华大学等生源较好的高校联系组织调剂生源,鼓励导师以学术声望吸引高质量考生,全年共录取43名985、211高校生源。加大对考生综合素质、发展潜能方面的考核力度,进一步扩大导师(组)在招生中的决定录取权,修订《浙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与录取工作实施办法》,将复试权重提高到50%,“综合面试”、“业务课笔试”、“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三个环节有一个环节成绩不满60分,实行一票否决制。加大接收推免生的力度,强化硕博连读制度,提高硕博连读生在博士生中的比例,今年共招收硕博连读研究生2人,录取20**级推免硕士研究生32人,2013级推免硕士研究生36人,保证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延续性。

7.改革招生指标配置方式。推动招生指标向培养质量高、学术水平突出、科研能力强的导师倾斜,修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方案》,以科研经费、研究成果作为学院指标分配的重要因素,同时与导师规模、生源状况、培养质量紧密挂钩。拓宽招生专业和领域,我校2013年博士招生专业共有2个一级学科、4个自设二级学科覆盖5个学院,2013年硕士招生专业13个一级学科、41个二级学科专业覆盖12个招生学院,鼓励更多的学科采用一级学科招生培养方式,招生考试的自命题科目更加科学。

8.加强招生宣传的力度。学校通过教育部官方网站、中国教育在线、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开展强大对外宣传;赴山东、河南、甘肃、湖南、黑龙江等地参加招生现场咨询会,发放宣传资料30000余份;在分析我校优质生源地构成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先后赴嘉兴学院、台州学院、丽水学院、湖州师范学院等省内高校进行了招生宣传;各学院还主动组织考研动员大会,鼓励本校学生报考母校,同时,委托校研究生会在校内分发研究生招生宣传手册,利用校广播台开展校内招生宣传。

9.规范管理,加强监督,招生工作全程零纰漏、零投诉。命题与制卷环节强化保密意识与安全责任制。分管副校长牵头对全体命题教师和涉密工作人员开展了保密教育,签订了保密安全责任书。启用校保密室进行全程监控录像,校纪委对监控录像实施六小时回放制度。试卷的印制、寄发与回收、拆卷、分类等各环节规范管理、操作有序。我校2013年考生考点分布在全国199个地市招办,较20**年增涨了20.61%,涉及55个科目共1589份业务课试题。完善复试录取工作机制,强化监督管理。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加大统筹协调的力度,各学院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复试过程和复试结果的公平、公正。校院两级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复试录取过程实行监督巡视、信息公开和投诉举报制度。学校成立由纪委书记任组长的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督查组,学校将复试录取工作实施办法、考生成绩、复试结果和拟录取名单及时对外公布。纪监处面向全社会公布了举办电话和举办邮箱,24小时接受社会和考生的申诉、投诉和举报。复试全过程录音录像,确保能够经受得住社会与考生的质疑。加强网络监控,注重宣传引导,确保了招生录取工作安全有序。

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生培养质量得显著提高

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研究生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在浙江省硕士学位论文抽检中名列前茅,2个学科抽检成绩位列全省第一,学位论文抽检成绩优秀率位列全省第一;实现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的重大突破。

10.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为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从20**级开始,博士研究生实行以3.5年为基础的弹性学制,硕士研究生实行以2.5年为基础的弹性学制。托科研项目强化导师资助制,导师从自己的科研课题中给予博士生800元/月的助研资助,非定向博士生最低可从学校及导师处获得2000元/月的助研资助。给予高年级学术型硕士生100—200元/月的助研津贴,20**级导师的资助经费已基本到位,培养机制改革已获得广泛认可。实行毕业答辩与学位答辩分离制度。

11.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对20**级研究生的第一外国语授课学时学分和留学研究生两门公共学位课授课学时学分进行了科学调整,并积极鼓励相关学院开设外语类选修课。大力开展研究生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全年立项教改项目10项、课程建设项目7项,19项教改项目和15项课程建设项目通过中期检查,21项教改项目和13项课程建设项目通过结题验收。另选出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推荐申报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大力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基地建设,在继续建设现有的2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共批准设立了校级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20个,为构建和完善校、省两级研究生专业实习教育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积极组织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今年共立项研究生创新研究项目50项,推进研究生科研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2.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针对博士和硕士不同层次研究生,以及学术型和专业学位不同类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加强分类培养的系统设计。组织制订20**级研究生培养方案47个,其中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3个,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9个(含留学研究生3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5个。另外组织各专业学位领域制订专业实践教学大纲,明确专业实践的教学目标、内容、安排和管理。

13.加强对培养过程的质量监控。加强研究生培养督导工作,先后对研究生课程教学进行了3次随机抽查,对2010级183份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进行评价,对2010级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汇报会开展了督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加强整改。实施论文盲审制度,全年盲审论文3批404本。继续实施学术报告会制度,将学术报告纳入培养环节,已成为加强研究生学术训练的重要载体。实施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评审、论文中期检查、预答辩、和答辩会公开制度。

14.健全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与惩处机制。对学术不端行为实施评奖评优、学位授予一票否决制;强化导师对研究生论文发表、论文送审的知情权、监督权与责任担当;开展专项检查,推动学位授予工作中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建设。

15.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并取得新的标志性成果。一是省硕士学位论文抽检成绩名列前茅,生物学、艺术学学科抽检成绩位全省第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经济学学科抽检成绩列全省第二,学校学位论文抽检平均成绩85.2分,列全省第一,抽检论文优秀率60.9%,列全省第一。二是优秀学位论文取得重大突破,获2010年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7篇(位列省属高校第3);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1篇,实现了零的突破,也是同批获博士学位授予权高校中最早进入“百篇优博”提名的高校之一。三是毕业研究生与学位授予人数达到历史新高。全年毕业研究生775人,其中博士生毕业1人,硕士生毕业774人;授予研究生学位807人,其中博士学位1人,学术型硕士学位717人,专业硕士学位56人,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人员申请工程硕士学位21人,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人员申请硕士学位12人。四是研究生在学科竞赛中佳绩不断。在全国第九届数学建模竞赛中,我校研究生获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在第八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华东赛区比赛中,我校研究生获团体三等奖3项、个人三等奖1项和个人优胜奖8项。

五、加强和改进思政教育,研究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素质不断提高

大力加强研究生思政工作体制机制建设;狠抓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与学风建设,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拓展工作领域,切实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确保了整个研究生培养工作大踏步往前走。本年度研究生就业率达97.78%,签约率达95.69%,位于全省前列。

16.加强研究生思政工作的体制机制建设。按照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要求,修订并出台了我校以科学研究为导向的研究生综合测评办法、研究生评奖评优系列制度、研究生“三助”管理办法等。形成了的我校《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

17.创新工作方法,拓展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在新生中开展始业教育,加强专业思想与职业生涯教育,增强研究生理性把握人生的能力。与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联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培养和造就研究生理性平和的心态。建成“研究生思政工作管理系统”,充分发挥网络在研究生思政工作中的作用。设置研究生岗位近400个,确实解决研究生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强化就业指导与服务,组织毕业研究生参加了宁波、杭州、浙江大学等地举办的“高层次人才洽谈会”,加强对就业困难研究生的推荐与经费资助,研究生一次性签约率达到了95.69%,就业率97.78%,名列浙江省高校前列,圆满完成年初学校所确定的就业指标。开展毕业生离校教育、新生始业教育等主题活动,提高研究生的理想抱负。拓展了网络班级、QQ群、虚拟学生组织等管理模式,确保了研究生日常管理的全覆盖。

18.大力开展研究生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以及公寓文明创建活动。以建立宣讲教育工作长效机制为核心,以研究生和新上岗导师为主要工作对象,以专家宣讲、学术论坛为主要形式,共计开展校院两级专家宣讲报告23场、研究生学术论坛11场、新上岗导师专题报告2场,共有6700余人参加了各类宣讲教育活动。编印《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宣传手册》,请沈满洪副校长作“严明学术规范造就创新人才”的主题报告,开展“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的网络考试,确保研究生入学的第一本教材、上的第一堂课、参加的第一场考试均是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方面的内容。另外,成立研究生社区联合会、实施干部教师联系研究生寝室制度,在研究生公寓中以开展了“文明寝室”创建活动、“寝室美化”大赛、“幸福下午茶”等活动,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研究生社区,拓展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领域。

19.畅通信息渠道,确保校园和谐稳定。定期召开研究生座谈会,实行辅导员例会制度与问题研讨制度,定期开展思想动态研判,及时解决了几起学生危机事件。对20**年所有面试学生进行了心理测试与普查,指导学院对近千名新生进行了档案整理与政治审查,把好入口关,确保了整年研究生的和谐稳定。

六、完善制度建设,提高管理工作水平和成效

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在培养机制改革背景下构建起了全新的研究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推进研究生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与服务水平。

20.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管理流程。本年度制(修)定《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有关规定》、《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文件(试行)》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文件13份,研究生培养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编印《新生指南》、《研究生手册》、《学位与研究生文件汇编》等手册,进一步规范各类事务办理流程。

21.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工作成效。继续推进两级管理体制的实施,明确校院两级分工和合作;加强“学习型部门”建设,增强工作服务意识。推进研究生学位论文双盲评审网上评阅系统、研究生新生自助服务网、研究生网上考试系统的开发,逐步推进“无纸化办公”,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标签:

相关文章